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太后,她也临朝称制,可惜,那时候的大清已经到了晚年,她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本事,还有不少缺点。

    她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爱享受,年轻时候过得不算太好,好不容易大权在握,自然要好好享受享受。

    于是军费成了太后寿宴的资金。

    这场寿宴过后,大清成了西方列强的盘中餐,一点反抗余地都没了,

    慈禧太后执政四十七年,在她死后四年,大清六岁的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自此,皇帝退出历史,就算后来出了一个一心想要称帝的袁世凯,这也只能成为笑话。

    关于慈禧,争论很多。

    有人说她一个女子已然不容易,清朝后期面对的西方列强算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就算秦皇汉武、唐宗明祖都复活,最多也只是延缓清朝乃至帝制消失的时间。

    这话也有道理,西方强的不是炮火,是他们的思想。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生,逆之则亡。

    这不是人力所能对抗。

    也有人认为,清朝没有慈禧,也许就没有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至少,面对日本的那次海战不会输。慈禧要是把她的那些宝贝拿出来,清朝还是能撑不少年的,说不定能和一些西方国家一样,皇室当个吉祥物。

    这也总比完蛋好。

    或者,当初戊戌变法再好好思索研究一下,说不定有了一番新天地。

    不过慈禧在后世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个毒妇、妖妇、是大清朝的掘墓人。】

    “我大清的末代帝皇竟然是个女子!”

    康熙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慈禧之前的所有大清皇帝都不接受。

    不过大清后来真的不能挽救了吗?

    他们有些好奇西方的所谓思想,但也明白这种思想极度危险。

    嘉庆位面

    嘉庆二年

    皇帝当了快两年,永琰每天要做的事情还是不多,朝政都归他的父亲乾隆裁夺。

    太上皇的性子大家都是知道的,当初为了不超过康熙帝的登基年限,乾隆一拍脑门就要退位,可真到了退位大典上,乾隆又抱着玉玺不肯撒手。

    当时在台上等着接玉玺的嘉庆满脸不知所措,这都办的什么事。他那时候就知道汗阿玛一天不死,自己这个皇帝就是个摆设。

    唐晓提到的西方思想他是有耳闻的,只是没想到这种大逆不道的思想还是传进了大清。

    乾隆也有些惊讶,他明白这种思想对皇权的极大危害。

    早些年,乾隆也算是受过西方的教育,他和法国的一位国王有过书信往来,可以算作是笔友。

    后来,那位国王被推上了断头台。

    说实话,皇帝身死不是很罕见,令他头皮发麻的是,这位国王不是死在权利斗争之下,而是死在了革命党的手里。

    这真是太可怕了。

    法国一位国王的死让乾隆和嘉庆深深恐惧那些思想。

    可是最终大清也和当初的国王一样,倒在了那种思想面前。

    【慈禧能受宠,一是长相,二是才华。

    旗人家的女子读书识字的不多,慈安太后在读书写字方面的能力就不太行。

    慈禧会学习,她能看懂大臣们嚼文嚼字的奏折,当初咸丰帝生病时,慈禧时常代笔批阅奏折。

    慈禧是个天生的政治家,她从小没受过教育,可进宫之后,立马就展露了她的政治天赋。

    咸丰帝去世后,在官场历练多年、饱读诗书的顾命大臣直接被慈禧联合恭亲王奕欣干掉。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