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时间比王清流想象的要早,不到两天时间,郑掌柜的第一版儒林日报就做出来了,并且没有贸然出版,而是带着直接找上了王清流的家门,虽然郑掌柜没来过,但是经常有小厮每月都来送银子所以知道地址。

    “怎么这么快”这比郑掌柜答应的三天整整提前了一天,果然是做生意的料。

    “都是最近比较火的消息,公子看看,哪里需要更改,我回去立马修改,明天就能全面发行了”郑掌柜看着有点憔悴,但是却是意气风发,毕竟在自己事业上奋斗的男人是闪闪发光的。

    “我先看看”

    ……

    “咱们这招牌不够大啊,儒林日报这四个字你这样……还有你这招牌诗词也就那样,这样,我给你写一首……还有你这板块设计的太杂乱了,你这样……”王清流事无巨细都仔仔细细帮忙修改。

    而且,其中一些传闻还是王清流目前最想知道的,可能是第一次做报纸,郑掌柜有些经验不足,王清流都尽力帮忙改正。

    这么一来,和后世的就差不多了,王清流看着也赏心悦目。

    而头版头条王清流用了一首比较特别的诗作为开场。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清代赵翼)”

    突出的就是一个有争议,有争议才能有讨论啊,有讨论才能火,而这个世界诗词最出名的也是一位姓李的圣人和一位姓杜的圣人,所以也并不需要改名换姓。

    初看这首诗,郑掌柜也是心颤,这不会让学子把他的书铺给拆了吧,同时他也对王清流的野望有了认识。

    不过可惜的是,只是一篇知州诗文,不过也完全够用了,因为目前还没有听说谁做出了镇国诗词,所以即便诗词有点狂妄,也依然处于第一梯队之中。

    对于王清流的建议,郑掌柜都认真听取,细想以后果然感觉更合适一些,而论诗一作一出,不一炮打响都难。

    郑掌柜已经可以想象到时候满城都是讨论儒林日报的样子了。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经营方面的事情,郑掌柜就匆匆离开了,毕竟儒林日报早一天问世,就多赚一天的钱。

    儒林日报的制作基本没有什么难度,按照郑氏书坊的刊印量,一天万张报纸还是可以的,而且成本极低,一张报纸成本贵在油墨,总的下来大概三文左右。

    王清流二人最后定价在十文钱,如果定价太低一文一文地赚着也不合适,所以一张报纸赚个是七文还是可以的,一天按一万张来算,就是七万文,也就是七百两银子,一天七百两,抢钱也没这么快啊。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