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用户2544747734的新书 > 第143章 方喀拉名叫福临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难道前世教科书上的内容是被篡改过的?难道大清实录上记载的东西是假的?难道我穿越到的地方不是前世书本上记载的那个大清国......?

    林月将自己惊异而激动的表情包揣进口袋里,揉揉自己的脸,让面色恢复到正常状态,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假装什么都不在意。

    唉!现在的林月不是假装不知道,是真的很迷糊,是真的不知道!不是假装不在意,是真的无法在意!

    后来林月查阅了一些“计算机”资料,这才知道,原来历史真的是可以删改的!不仅可以删改,还可以将白的改成黑的,将无的改成有的,就拿各个朝代的实录来说。各个朝代都有史官,史官们按照年月日记载当时发生的大事,叫《实录》,《实录》是一种编年体史书,是后人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

    为了保证《实录》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原本君王是不得看《实录》的,看都不能看,更不能改,但后来怎么就有了实录不实的说法呢?

    原来,君王不得看《实录》的规定,到了唐宋时代就被打破了。

    最开始修改《实录》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为了掩盖他杀死大哥,篡爹夺权自己当皇帝的事实,不仅在《实录》里自己将自己立为太子,表明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还将他爹和他大哥的功劳全都写到自己的头上。

    而历朝历代改《实录》频率最高的,不是唐宋元明,而是大清。清太祖野猪皮努尔哈赤将实录改来改去,最终改成五种版本,五种版本里的内容各有各的说法。后来黄台吉的实录,也被他改来改去,最终改成三种版本,删改过的实录不再是原汁原味的大事要事记录,而是可以不断更新的动态文本。

    比如,清军杀人放火抢劫拆房;比如,战功记录将俘获的人和牲畜一起作为人畜当财产算;比如,清初的六大恶政,圈地投充逃人剃发易服和屠城;比如,活人殉葬;比如,儿子娶后母,兄弟娶寡嫂的收继婚等等,经过历代皇帝按照自己的利益和喜好,不断删改洗白,这些记录在最后成书的《实录》中先后被删除。

    又比如,黄台吉生前钦定的《太祖太后实录》,黄台吉死后,被多尔衮改成《太祖武皇帝实录》,连黄台吉实录的标题都被删改了,不仅黄台吉娘的相关记录被删除,多尔衮还把自己的娘人品不好的文字记录也删除了。

    改《实录》最多的是雍正皇帝,被他大刀阔斧删改的《实录》最少有几百卷,就连蒙古首领噶尔丹的死法也要篡改,清军三次攻打蒙古失败,没能抓到噶尔丹,后来噶尔丹病死了,为了皇上的面子,《实录》将噶尔丹的病死删改成服毒自尽,噶尔丹服毒而死,证明大清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唉!不说了,越说会越郁闷,什么历史不历史的,我手中有权,我就是历史,不符合我口味的,想怎么删就怎么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历朝历代的君王为了自己执政的各种好看,能打扮一下,为啥不把历史整好看点呢?这么改来删去,大清人民终于有了自己伟大光荣正确的历史。

    这里省略两万字罢了,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

    林月瞪眼看着坐在眼前的福临,虽然她对这个时期历史的真相感到迷茫,但她知道,崇德和顺治时代,正是大清开国之初,大清外部被蒙古朝鲜包围,内部各种分权势力也在起着冲突,虽然明朝皇帝自杀了,但是他的子孙们却在各地建立了大大小小专业的,业余的各种性质的朝廷,建立后被大清铲除,铲除后又建立,生生不息,民众反清复明起义此起彼伏不断发生....,世道非常乱,乱到什么程度?就像一团麻,虽然有线头,但那些线却像鸡毛炒韭菜,缠绕在一起,理不清,剪更乱。

    面对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局势,朝廷手忙脚乱,顾上烧火,顾不得翻锅,有野心的人趁乱揭竿而起,想发财的人趁乱抢银行,你说朝廷怎么写这个朝代的历史?按照林月的理解,朝廷写这段历史,只能怎么对大清有利就怎么写!后人想改,只要当时的皇帝怎么满意就怎么改!直到改得大多数皇帝都满意为止。

    现在林月见到的福临已经十几岁了,但他至今并没有当上皇帝,福临的一生无论长寿还是短暂,无论患病死亡还是出家当了和尚,他当皇帝却是铁板钉钉的事,而黄台吉的死也是必然的,那么真实的福临什么时候能当皇帝?黄台吉什么时候能死?既然实录不实,哪怕林月大脑里有计算机资料也查不到真实信息。

    林月搬到后院时间不长,休掉丈夫的时间也很短,以前的生活被关上了门,这么快上帝就给她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这扇窗里有什么样的人和事?林月好奇心爆棚,管他实录不实录,在自己短暂的人生中,有幸与当今准皇帝认识,一定会有另外一种人生体验。

    林月与福临今天算第二次见面,福临将自己随身玉佩送给了林月,林月不能没有表示,但送什么东西好呢?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这些东西难道福临没有?林月觉得无论送什么东西都不能表达自己回礼的心意,那就礼尚往来,将自己的玉佩送给他好了。

    林月用手摸摸系在裙边的玉佩,这块玉佩是林月爹娘留给现在的林月唯一的纪念品,材质不贵重,有纪念意义才贵重,林月原本很是舍不得将这块玉佩送人的,不过,现在想想,除了送玉佩,好像确实没有比这个更恰当的东西了。将自己这块玉佩送给当今准皇上,也不亏待了玉佩的去处。

    林月解下身上的玉佩,说没有回赠的礼物,就将我从小佩戴的这块玉佩送给你吧!

    福临接过玉佩,也念着玉佩上的名字,林月。福临咧着嘴笑,好名字,好听。

    福临略一沉思,居然随口吟出几句诗,福如沧海无穷极,临流不欲殷勤听,林莺啼到无声处,月细风尖垂柳渡。福临很得意,对林月说,这是一首藏头诗,我们两人的名字都有了。

    福临说完,对自己的才艺很惊奇,我认识了你,连诗都会写了!

    林月很是诧异,这个不是好鸟的皇帝能写诗?林月对诗词没有什么修养,对诗里表达的意境一知半解,听福临吟诗还是有朗朗上口的感觉。现在见福临对他自己作的诗喝彩,林月也不由得笑起来。

    其实这些诗句都不是福临自己写的,他只是将别人的诗东一句西一句拼凑出来而已。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