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秦帝国 > 前言 序 中国文明正源的强势生存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这些就是大秦帝国要用故事去表现的最基本内涵。

    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

    在这种民族精神衰退面前,欧洲人的复兴之路是我们的镜子。

    当欧洲社会被中世纪的死海将要窒息时,欧洲人发动了文艺复兴,力图从古希腊与罗马帝国勃勃生气的文明中召回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没有辜负欧洲民族。正是古希腊与罗马帝国原生文明的光焰,摧毁了中世纪宗教领主文明的藩篱,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破土而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被尘封的历史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升华、成熟的枢纽期。这个时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便是原生文明。各个民族对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从来都是各个民族在各个时代发挥创造力的精神资源宝库。

    当许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气不足时,当我们的民族文明被各种因素稀释搅和得乱七八糟时,我们淡忘了大秦帝国,淡忘了那个伟大的时代,淡忘了向伟大的原生文明寻求“凤凰涅槃”的再生动力。

    与西方原生文明相比,秦帝国开创的中国原生文明更加灿烂,更加伟大。

    与中国春秋时代大体同步的古希腊文明,温和脆弱娇嫩。虽然开放得多姿多彩,却缺乏一种强悍的张力与坚韧的抵抗力。所以,在罗马军团的剑盾方阵面前倏忽崩溃灭亡。这是一个文胜于质的民族的必然悲剧。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则是铁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会。他没有汲取希腊文明融会改造自身,本民族又缺乏丰厚渊深的原生文明。所以,他在岁月侵蚀中无声无息地解体了。这是一个质胜于文的民族的必然悲剧。

    大秦帝国则不然。她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又具有强悍的生命张力与极其坚韧的抵抗力。自然条件的严酷、内部整合的激烈、野蛮部族的蚕食、强大外敌的入侵、意识形态的较量、各种文化的渗入,都远远未能撼动她的根基。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中,华夏文明历经千锤百炼而炉火纯青,具有无可匹敌的独立性与稳定性。秦帝国时代创造的原生文明,使中国人在两千多年中历经坎坷曲折而没有亡国灭种。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中国人创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国土上绵延不断地生存发展到今天

    这绝不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能解释的。

    罗马帝国不大么奥斯曼帝国不大么拜占庭帝国不大么成吉思汗帝国不大么一个一个,灰飞烟灭,俱成过眼烟云,这些帝国所赖以存在的民族群也都淹没消散到各个人类族群中去了唯有中华民族,一个黄皮肤、黑头发、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所建立的国家始终是以其原生文明为共同根基的国家。

    还得感谢大秦帝国,我们那伟大的原生文明的创造者。

    还得感谢这种原生文明所蕴涵的奋争精神与生命张力。

    这是在写作大秦帝国中经常涌动的骄傲与激情。

    否则。我是无法坚持这么多年的。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说,大秦帝国无疑是一个世界性题材。

    这不仅仅在于秦帝国对中国历史的奠基作用。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更重要的在于这个时代本身的故事性。产生中国原生文明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人心中的圣土。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技术的、文学艺术的、法学的、哲学的、神秘文化的举凡基本领域,那个时代都创造了我们民族在自然经济时代的最高经典,并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最高殿堂。仅以战争规模论,秦赵长平大战,双方参战兵力总数超过一百万,秦歼灭赵主力大军五十余万坑杀二十万如此战争规模,即或在当代也仍然放射着炫目的光彩而难以逾越。而创造这些奇迹的各种人物以及这些事件的曲折艰难,都构成了作家无法凭空想象的戏剧性故事。展现这些人物,展现这些故事,展现那些令人感慨唏嘘的历史血肉,是文学艺术的骄傲,是文学艺术的使命。

    在中国元代以前,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西方世界是当时的“周边文明”。秦帝国及其之后的一千余年,中国的强盛衰落总是居于世界的中心潮流,无不对世界其他文明发生着深远的冲击与影响。中国文明具有悠长内力的根源,在于秦帝国,而不是别的任何时代。从这一点说,帝国时代创造原生文明的过程与史诗般的兴亡幻灭,是当今世界具有最大开采价值的文化矿床。文学艺术对这段历史的开发,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因为只有文学艺术,才能形象地告诉人们,那个时代人的生命状态是何等饱满、何等昂扬、何等自信、何等具有进取精神

    遗憾的是,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始终没有问世。

    虽然学力浅薄笔力不济,还是勉力上阵了。

    时常觉得,不做完这件事情,我的灵魂将永远不得安宁。1993年冬天进入案头工作以来,其中的艰难周折无须细说。完成一个大工程,种种艰难几乎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也只有硬着头皮不去理它了。

    作为作者,我想告诉读者的一点,仍然是有关作品的一点儿体会。

    大秦帝国最艰难的是剪裁,也就是理出一个故事框架来。帝国时代是一个气象万千而又云遮雾罩的时代。浩瀚而又芜杂的典籍资料,无数令人不能割舍而又无所适从的故事与结局,常常使人产生遍地珍宝而又无可判断的茫然与眩晕。鲁迅先生曾感慨系之说三国宜于做小说,而春秋战国不宜于做小说。其实质困难也许正在这里。以秦帝国为主体,以帝国兴亡为主线古话叫“国运”吧,以人物命运与事件冲突为经纬,虽然是能想到的一条较好路子,但依然不能包容伟大帝国时代的全部冲突,甚至不得不割舍许多重要素材譬如诸子伟人的许多故事。这种遗憾可能将是永远难以弥补的。为了使读者更为深入地透视帝国命运,我欲另将早秦部族的故事专门写成一部马背诸侯,完成后另行出版,以完整展现那个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古老部族的历史命运。

    2008春修订,,;手机阅读,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