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秦帝国 > 第十一章 仲父当国 第四节 两番大考校 少年王子名动朝野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第二问:春秋四百年,何战最大”

    “成蛟有对:春秋车战,晋楚城濮之战最大。时为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其时楚为霸主,出动兵车万乘有余,联兵陈蔡曹卫四国。晋国出兵车六千余乘,联兵秦宋滕三国。楚军大败,晋国称霸天下。此战之特异,在于首开车战以弱胜强之先河”

    “第三问:乐毅灭齐,挟万钧之力而六年不下即墨,因由何在”

    “成蛟有对:六年不下即墨,乃乐毅义兵也,非战力不逮也若乐毅不遭罢黜,田单必降无疑奈何阴差阳错而使竖子成名,义兵之悲也”

    “敢问公子,何谓义兵天下曾有兵而义者乎”

    “圣王之兵,载道载义。宣而战,战而阵,不掳掠,不杀降,是为义兵。春秋义兵,宋襄公可当。战国义兵,惟乐毅攻齐大军可当”

    “敢问公子,乐毅攻齐,可曾宣而后战”

    “不曾。”

    “可曾战而列阵”

    “不曾。”

    “乐毅大军掠齐财货六万余车天下皆知,可算不掳掠”

    “”

    “进入临淄前,乐毅两战败齐大军四十万。二十万战俘全数押回燕国做苦役刑徒,路途饥寒死得大半,其余未过三年,悉数冻馁死于辽东,可与杀降有异”

    “虽如此,终非杀降”成蛟低声嘟哝着。

    “纵然如此,可算义兵”

    “”成蛟终于满面张红不说话了。

    便在着最后一问之时,校军场万千人众静得幽幽峡谷一般。老秦人已经知道了这位公子是生于秦长于秦的正宗王子,心里便比对那个虽然已经复归嬴姓毕竟曾自称赵姓的王子政亲近了几分,对成蛟前面两答更是十分赞许一片喊好,然及至成蛟最后一答开始,满场老秦人便是鸦雀无声脸色铁青了。若依得此等义兵之说,秦国大军岂非强盗么武安君白起岂非不义之屠夫么依此蔓延,奖励耕战、斩首晋爵等等秦法,还有个甚意思来远处不说,便是战国两百年,秦人变法强国之前,秦国财富被山东掳掠了多少秦人降卒被六国活活杀了多少老秦人谁家无兵,是人皆知秦人宁可死战而不降,与其说是悍勇,毋宁说是被山东六国杀降杀怕了。杀便杀,老秦人只怨自己也不说甚,可只许你杀我不许我杀你是个甚理一个义兵便搪塞了鸟万千百年谁个有义兵了周武王灭商杀得血流成河,还将殷商朝歌烧了个叮当光,义兵何在当年秦国穷弱,六国抢占了秦国整个河西将大军压到了骊山,将关中抢掠一空,其时义兵何在要在天下立足,不图强国血战,却去念叨歆慕甚个义兵,直娘贼出息也

    “秦人只知有战,知道甚个义兵啊”一个老人高喊了一声。

    “只知有战不知义兵”全场竟是震天动地一片吼声。

    北面高台上一阵骚动,片刻间蔡泽站起高声喊道:“秦王口诏:考校之论不涉国事,未尽处容当后议,国人少安毋躁,考校续进”

    “老臣奉诏”蒙骜慨然一躬转身一挥手,“成蛟退场,待后校武。”

    梦面司马高声接道:“王子嬴政应对。”

    “嬴政在。”一直伫立不动的戎装王子跨前三步,从容到了中间圈内。

    “第一问:战国以来,何战败于不当败,胜于不当胜”

    此问奇诡清亮声音一落,满场人众便是惊愕议论,如此问一个少年王子,这个司马也忒是狠了一些便是北面的君臣座区也是一片寂然,相互顾盼间直是摇头。

    “问得好”少年王子嬴政却是由衷赞叹一拱手高声答道,“嬴政有对:长平大战后,秦国大将王龁、王陵相继率军二十万猛攻邯郸欲灭赵国,遭六国联军夹击,败于不当败;其时信陵君窃符救赵,联兵六国大胜泰军,胜于不当胜”

    “敢问其故”清亮声音紧追一句。

    “长平大战后秦国耗损甚大,实不具备一举灭赵之实力。既已自上党班师,便不当复攻赵国。先祖昭王不听武安君白起之断而执意起兵,连遭两败。此败非秦军战力不敌也,而在庙算之失也,故云败于不当败。信陵君以一己威望奇诡之谋,强夺兵权力挽狂澜,胜秦军于措手不及。此战之胜,既非六国政明民聚,亦非联军战力强大,实为奇谋以救衰朽,终不过使山东六国苟延残喘也故云不当胜而胜。”

    “好”秦人大是兴奋,全场一声齐吼。待场中声浪平息,蒙面司马狠狠咳嗽一声道:“第二问:春秋之世,一公惯行蠢猪战法。所谓蠢猪,大要如何”此问实在离奇,话音落点全场轰然一阵笑声便迅即平息,都全神贯注要听王子如何回答。

    “有得此问,足见司马见识过人也”少年嬴政罕见地笑了笑,竟对这位蒙面考官赞赏了一句,“司马所指,当是宋襄公无疑。此公伪仁假义欺世盗名,其三不战法令人捧腹,确如蠢猪一般。堪称三不经典者,宋齐泓水之战也。”

    “何谓三不”

    “三不者:敌军无备不战,敌军半渡不战,阵式未列不战也。”

    全场轰然大笑,连北面高台上的大臣们也是一片笑声。秦人尚武之风极盛,是人都能对打仗唠叨一番,然春秋隔世,朝野之间倒也实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宋襄公的如此三不战法,一听之下直是笑不可遏。“天爷爷老夫一辈子打仗,只听过攻其不备,谁听过敌无备不战”“呀呀呀宋襄公倒是猪得可人咋不遇到我这群冷娃也”一时嚷嚷不休满场哄笑不绝于耳。蒙骜身旁的中军司马连摆令旗,场中才渐渐平息下来。

    “第三问:当今六国之将,何人堪称秦军日后劲敌”

    “赵国李牧”少年嬴政断然回答。

    “李牧一战胜匈奴,却从未入中原战场,以他为秦军劲敌有何凭据”

    少年嬴政看一眼北面高台的君臣座席,显然有意提高了声调:“边将李牧,乃当今赵军最具后劲的年青名将。嬴政少随外祖游历云中,曾入李牧军中盘桓旬日。与天下名将相比,此人勇略不输赵奢,谋略过于乐毅,沉雄堪比田单。尤为可贵者,李牧善于战法创新从不拘泥陈规陋习,胜不骄败不馁善待将士,大有武安君白起之风秦军若不认真研习李牧战法,再败秦军者必李牧也”

    “谋略过于乐毅公子不觉有失偏颇”蒙面司马显然很惊讶。

    少年嬴政郑重摇头:“乐毅一生一战,犹虎头而蛇尾,李牧过之多也”

    全场惊讶不已,俄而议论哄嗡之声大起,一班大将更是轻蔑地大笑。蒙骜大皱眉头,然虑及主考之身执掌进程,猛然一劈令旗高声道:“一己之论容当后议公子退场,准备武校”话音落点,全场兴奋点立即转移,一声喊好便三五成群聚相猜度今日结局。六国大商使节的座席区更见热闹,纷纷掷下大宗赌金校武局成蛟胜出

    大约顿饭辰光,校武各方事宜部署妥当。蒙骜一挥令旗宣示宗旨:“强兵能战者,非赵括之流徒然纸上谈兵也秦以锐士立国,尚耕战,轻孱弱,虽王族皆然。今日校武为武考根本,校武不过者,前考不足论也”正在此时,蔡泽晃着鸭步匆匆前来在蒙骜耳边一阵低语。蒙骜脸色不悦却也点了点头,继续高声宣示,“武校之本,一在知兵,二在能战考校武技,明心志强孱弱为保考校公允,本主考派一秦军未冠少卒出阵以为标杆,去少卒远者为败。考校两阵,一阵骑射,一阵搏击”

    “彩”武风弥漫的老秦人真正狂热了。

    “第一阵骑射考校,各方入场”中军司马令旗挥动鼓声大起,便见两骑士身背长弓从南面入口处飞马而入,白马骑士为王子嬴政,红马骑士为王子成蛟。老秦人一看便知,嬴政白马乃阴山良驹,成蛟红马却是东胡骏马,各有所长不分伯仲。两骑方在司令台前勒定,便见一骑黑马倏然飞到,马上骑士长弓箭壶全黑甲胄黑布蒙面,只有两只眼睛熠熠生光,身材虽不高大,剽悍沉稳之势却全然不似蒙骜方才所说的“未冠少卒”气象场中不禁便是一阵哄嗡,觉得今日煞是怪异,两个考手竟都是蒙面出场,神秘兮兮不知有何蹊跷

    “外场开启骑士上线”

    号令一起,黑红白三骑便走马来到一道白灰线前一字排开,校军场南边的高大木栅隆隆拉开,马前宽阔的黄土大道便遥遥直通外场。所谓外场,便是马道出校军场之后的一片百余亩大的圈墙草地。骑士须得在这片草地跑得三大圈射出十箭而后入场,全程十里,中靶多且第一个回程校军场者为胜。

    “起”令旗呼啸劈下,战鼓隆隆大作,三骑便风驰电掣般飞了出去。

    骏马展蹄,呼啸呐喊便如雷鸣般骤然响起校军场之内三骑骏马几乎是并驾齐驱,飞出外场,遥遥可见黑色闪电已经领先两马之遥,其后便是一团火焰飞动,最后才是一片白云。黑骑领先并不为怪,要紧的是王子成蛟的东胡飞骑。此马身材高大雄骏鬃毛长可及腰,大跑之时鬃毛飘飘如同天马御风,雄武之美当真举世无双“纸上谈兵王子政毕竟不行也”“胡马飞龙成蛟得胜”场中人海叹息加着惊诧便嚷嚷成了一片。声浪沸腾之际,红马成蛟率先开弓,一连三箭射出,人海又是一阵呐喊呼啸。

    “红骑成蛟,三箭三中”遥遥呼喊从外场迭次传入校军场。

    “黑骑少卒,三箭三中”

    “快看白马上前了”场中一片惊呼。

    人众屏息注目,便见身材并不显如何高大雄骏的阴山白马骤然如飓风般掠过红马,其灵动神速直如草原飞骑,蛰伏马背的少年骑手突然拈弓开箭连连疾射。场中一班以目力骄人而此刻自愿做“斥候”者便大叫起来:“至少五箭四中绝非三箭两中”

    “白骑嬴政,五箭五中”外场司马正式报靶声随风传来。

    “哗”犹如疾风掠过林海,整个校军场都骚动了起来。马上疾射能连发五箭已经非常惊人了,能五发而五中虽匈奴骑射也是极为罕见,这王子嬴政神也

    “黑骑四箭三中”

    “红骑三箭两中”

    便在声浪复起之时,人海“斥候”们突然一片惊呼外场情势突然生变,白马长嘶一声飞跃一道土梁时人立而起,少年骑士树叶般飞出了马背飘落在草地全场顿时屏息寂然便在场中人海与王台君臣不及反应之间,那片树叶竟然又神奇地飘回了马背,白马又飞掠草地追了上去远远地,人们都看见红黑两骑已经射完箭靶折向回程,而那片白云却还在第三圈飘悠。终于,白马骑士挺起了身子,搭起了弓箭

    “黑骑三箭两中”

    “红骑四箭三中”

    “白骑,五箭两中”

    随着外场司马悠长的报靶声,白马又飓风般逼近了回程的黑红两骑。恰在进入校军场马道的刹那之间,阴山白马一片柔云般从黑红两骑中间飞插上来,堪堪又是三马并驾齐驱,全场声浪又一次震天动地般激荡起来。及至三马在司令台前勒定骑士下马,人海却骤然沉寂了王子嬴政一身甲胄遍染鲜血,连背后长弓也是血迹斑斑,脸上却是灿烂的笑着

    “王子政能否撑持”蒙骜耸动着白眉走了过来。

    “战场流血,原是寻常”王子政的声音有些谙哑。

    “中途惊马,差得三箭,是否输得不服”

    “此马尚未驯好,骑士之责,嬴政认输”

    “尚未驯好你便敢用做考校坐骑”蒙骜大是惊讶。

    少年嬴政笑了:“不打紧,它只是怕过大坎。”

    “王子胆略尚可也。”蒙骜第一次些许有了赞许口吻,当即对台上君臣座席高声报了骑射之考的定论:王子成蛟十箭八中,王子政十箭七中,少卒考手十箭八中,成蛟胜出转身便吩咐各方准备搏击考校。大约小半个时辰,中军司马报说各方就绪,蒙骜便高声宣布了搏击考校之法:仍由原先少卒与两王子做剑术搏击,每场三合;两王子不做剑术较量,只以对少卒战况论高下。宣布完毕三人进场,俱是秦军短甲装束,只是少卒依旧黑布蒙面,平添了几分神秘。

    第一场,成蛟对蒙面少卒。此少卒身材并不高大却是异常厚实,右手一口阔身青铜短剑,左手一张牛皮盾牌,十足的秦军步卒气象。成蛟却是一口形制特异的精铁剑,长约两尺有余,青光凛然闪烁。战国之所谓精铁者,钢也。其时铸铁成钢之工艺尚没有青铜工艺纯熟,钢铁兵器之打造质量也不稳定,上好的精铁剑要铸得两尺以上不是不能做到,而是不能如青铜兵器那般大量制造。惟其如此,秦军之大路兵器依然是青铜制作,真正的精铁长剑只是大将与贵胄武士们才能拥有的。这便是成蛟精铁剑的特异处。当然,成蛟的盾牌也是上佳品象,光盾面那一圈闪闪发光的铜钉便比蒙面少卒的盾牌钉稠密了许多,一看便是王室尚坊精工制作。如此两人一进场,四周人海便是一阵纷纷喟叹。

    “公子请。”少卒剑盾铿锵交合,行了一个军中校武礼。

    “战无常礼。”成蛟微微冷笑,蹲身一冲身形便似一步又似两步地飘然滑到了少卒身前三尺处,左手棕红色盾牌当先一出,精铁青光便倏然到了少卒胸前少卒早已扎好马步,长剑刺来之时并未出剑截击,却是左手那面已经变得黝黑光亮的皮盾迎住长剑一带一抹,长剑刃口恰恰便卡在了稀疏的盾牌铜钉之间,只听呛啷一声长响,少卒黝黑皮盾后甩的同时,成蛟也随着盾牌带抹长剑的弧形力道猛然前冲,一个踉跄几乎跌倒恰在此时,少卒大盾一回,几乎跌倒的成蛟又骤然钉在了原地,借势稳住了身形。少卒说声方才不算公子再来。成蛟不禁恼羞成怒,大吼一声便抢步直刺。少卒不躲不闪,短剑出手猛击盾牌,黝黑盾牌忽地一声直撞长剑。成蛟直觉长剑如刺岩石,虎口一震长剑几乎脱手飞出,便在此时,那面黝黑的皮盾竟连绵推进直撞胸前,嘭地一声,成蛟便撒开两手结结实实跌了出去如此威猛干净的步战,引得万千国人的喝彩声浪几乎淹没校军场。成蛟还要爬起来再战,却被蒙骜沉着脸喝住,转身又对少卒吩咐,说说他败在何处教他知道甚叫步战

    “先说兵器。”毫无少年嗓质的浑厚声音从蒙面头盔下响起,“公子长剑虽然锋锐,却是太轻。市井侠士用之尚可,万马军中纠缠厮杀,着着都是死力气,如此轻剑根本经不起大力一击。还有这华贵盾牌,铜钉铆得密密麻麻,一看便是公子自己主张。实战盾牌铜钉稀疏且露出盾面半寸许,用处便在锁卡敌方剑器矛戈。铜钉稠密固能使敌方兵器滑开,然更使自己无法着力。我这军盾可一击带你长剑,你却不能,缺失大半便在这中看不中用的盾牌。”

    “战法之失何在”成蛟一跃而起拱手请教。

    “公子所学搏击,显是游侠剑士所教,多轻灵利落却少了根基功夫。战场拼杀务在沉雄。譬如一个盾牌马步蹲下,若经不起三四支长矛刀剑的同时猛击,便算不得一个秦军锐士。毕竟,战场之上,一对一的较量只是最轻松的活计了。”

    “成蛟谨受教。”少年王子深深一躬,显然是服膺了。

    “王子有此番气度,也不枉输得一场也”蒙骜罕见地笑了笑。

    中军司马走来一阵耳语,蒙骜思忖片刻点头。中军司马便举起了手中令旗:“王子政轻伤无碍,搏击第二场开始”

    隆隆鼓声又起,少年嬴政大步走到中间圈中站定,右短剑左皮盾于秦军步卒一般无二,甲胄上下血迹斑斑,却是精神抖擞毫无委顿之象。再看入场蒙面少卒,一口短剑在手依旧战礼一拱:“公子请。”少年嬴政冷冷道:“足下兵器不全,不足成战。”蒙面少卒道:“公子负伤出战,我少得一盾方见公平。”嬴政摇头道:“校武公平假公平,战场公平真公平足下无盾,嬴政不战。”蒙面少卒慨然一拱:“公子所言合乎实战,小卒深以为是”转身到场边执定黝黑皮盾再到中央,一招手便扎好了马步。

    “杀”少年嬴政大喝一声短剑直进猛砍。

    蒙面少卒只将黝黑皮盾一挺,短剑便结结实实砍在皮盾之上。只听嘭地一声大响,蒙面少卒岿然不动,少年嬴政却钉在了原地无法连番再击。原来,久经战阵的秦军老皮盾都是皮质蓬松,日每风吹雨打矛戈交击,三层牛皮几乎膨胀得两寸多厚,短剑猛击如砍进树干一般被猛然夹住,未经战场者不明就里一时发懵,才有这短暂僵持。便在这瞬息之间,少年嬴政一步退后右手趁力一带,短剑脱开皮盾夹裹的同时人已凌空跃起,盾牌左砸短剑右刺猛攻当头。蒙面少卒皮盾上扬短剑斜出,盾击盾剑迎剑,嘭锵两声大响,少年嬴政便重重跌翻

    便在全场雷动喝彩之际,少年嬴政大吼一声掠地而来,短剑横砍盾牌翻滚直攻下路蒙面少卒大出意料,原地一个纵跃短剑拦下的同时,双脚也被滚地而来的盾牌砸中,未及跃开便踉跄倒地

    “停”蒙骜怒声大喝,“校武有回合,不许偷袭”

    “上将军请勿责难公子。”蒙面少卒拄剑站起肃然一躬,“公子虽失校武节制,实战却是猛士上乘战法公子既视校武为实战,不许我以其伤让其兵,便当以实战较量待之。战场搏杀,秦军锐士轻兵哪个不是带伤死战此合小卒输得心服”

    “敢问足下,”少年嬴政一拱手,“盾夹剑时为何不反击”

    “实不相瞒,”蒙面少卒也是一拱手,“盾迎短剑,是试公子力量。我见公子并非神力,又想试公子应变之能。寻常新手,盾但夹剑便不知所以。公子能于瞬息之间趁力脱剑再行猛攻,实非我所料。”

    “那是说,你若当即出盾反击,我便没有当头攻杀之机”

    “正是。”

    “既然如此,嬴政输得心服”

    “敢请指教。”

    “我原以为足下迟钝不识战机,既是有意考量,自然服膺”

    蒙骜哈哈大笑:“迟钝不识战机你以为他是蠢猪宋襄公么”说罢大手一挥,“还有一合如何比公子自己说”

    “角觝如何”

    “小卒奉陪”

    蒙骜点头,中军司马一声宣示,场中便山呼海啸般欢呼呐喊起来。

    角觝者,后世之摔跤也,相扑也。战国之世,角觝是各国民间最为风行的搏击游戏,称谓说法也各自不同。山东六国的雅言叫做“角抵”,庶民百姓却呼为“胡跤”,说得是此等搏击术原是匈奴胡人传入。秦国也有文野两种叫法,雅言叫做“角觝”,其音其意与六国雅言“角抵”相同,语意本源却是不一。山东之“抵”,取人徒手相搏之象。秦语之“觝”,却取兕牛以角觝觸之象。淮南子说山云:“熊罴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觸。”一字之差,见其本源语意。秦国山野庶民却直呼为“撂跤”或“绊跤”,取其手脚并用看谁能将谁撂倒绊倒之象。西汉转而称为“角抵戏”,大约自此成为可以进入宫廷的观赏游戏。后世宋元时称之为“相扑”或“争跤”。秦灭之后,嬴氏后裔辗转逃之东瀛,角觝得以“相扑”之名风行日本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老角觝术的活化石。此乃后话。

    赵秦两国胡风最重,两个大国中都有许多戎狄匈奴部族化入,徒手搏击的角觝之风更是浓烈,老少男女耕夫走卒尽皆以之为强身之法。这生于赵国其母又是赵女的王子嬴政既要与蒙面少卒比试角觝,在赵必是胡跤高手无疑秦军将士中更是盛行角觝撂跤,这蒙面少卒也未必不是一流斗士。若是兵器较量,许多人还须得内行解说才能清楚。这角觝撂跤却有一样好处:热闹好看,谁撂倒谁谁绊倒谁谁压住谁不得动弹,一目了然虽三岁小儿也看得明白。正因了如此,万千人众比看骑射兵器大是亢奋

    “角觝开始三合两胜”中军司马令旗劈下鼓声大作。

    少年嬴政与蒙面少卒已经尽去甲胄,人各光膀子赤脚,惟腰间一根板带勒住一条宽大短的本色布裤进入场中相对伫立。鼓声一起,两人便扑成了一团。一个翻滚起来,蒙面少卒箍住了少年嬴政后腰,只要发力,一举撂倒少年无疑。便在此时,只见少年身形似侧似滑,两手后抓对方衣领,蹲身拱腰一步前跨,猛然发力大喝一声,蒙面少卒竟一只口袋般被重重摔到身前

    “撂倒王子政万岁”全场声浪铺天盖地。

    “再来”蒙面少卒一声大吼,间不容发地一个翻滚两手抱住少年嬴政两腿猛然一带,嬴政仰面跌翻在地。蒙面少卒随身扑上,两手死死压住对手两只胳膊,少年嬴政三次滚身竟无法脱开

    “撂倒压住少卒万岁”

    中军司马一声呼喝,两人重新站起。少年嬴政俨然一个老练的胡人跤手,踮着步子向蒙面少卒逼近。便在嬴政一扑之时,蒙面少卒两手闪电般一翻扣住了对手两只手腕猛力侧向一带,少年嬴政前仆一步身形未稳之时,蒙面少卒一个随身滑步搂定少年后腰,接连大吼发力,少年嬴政被结结实实摔到地上,一口鲜血喷出身前黄土竟染成鲜红

    “啊”全场一声惊呼齐刷刷站起。

    蒙骜始料不及,一时愕然不知所措。便在中军司马带着太医飞步赶到时,少年嬴政却已经翻身跃起,衣袖拭着鲜血,非但毫无惧色,反倒步态稳健目光凌厉地踮着步子又逼近了蒙面少卒。刚刚站起的蒙面少卒立即扎好架势肃然相对,竟是如临大敌一般。已经大步过来的蒙骜横在中间便是一声断喝:“校武停止王子政退场疗伤”少年嬴政一时愣怔却终是悻悻站定,对着蒙面少卒一个长躬,甩开围过来的两个太医便赳赳去了,竟全无丝毫伤痛模样。

    “王子政万岁”万千人众的呐喊骤然淹没了校武场。

    一番诸般善后忙碌,校武场终于在午后散了。随着淙淙人流弥散聚合,王子嬴政的神奇故事风传市井山野官署宫廷,也随着六国使节商旅的车马传遍了山东六国。无论人们如何多方褒贬挑剔,却都要在议论评点之后结结实实撂下一句话:“无论如何,王子有本事是真”战国大争之世,人们最看重的便是实扎扎的才能本领,其时口碑最丰者是“能臣”二字,而不是后世的“忠臣”二字。凡是那些愚忠愚孝复古守旧的迂腐学问迂腐做派,其时一概被天下潮流嗤之以鼻。如孔子孟子与一班门徒者,满腹学问而被列国弃如撇履不用,庶民百姓更是敬而远之不待见,非孔孟无学也,实孔孟学问远世而无实在本事也当其时,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王子能被天下人说一句有本事,可谓亘古未有之最高口碑了。

    各种消息议论汇聚咸阳王城,秦国君臣振奋感慨之余却也不无疑虑。在议决册立太子的朝会上,太史令太庙令两位老臣先后说话,提出了一个已经被所有议论重复过的担心:王子嬴政的秉性不无偏颇,见之少年可谓刚烈,若到成年加冠之后,只怕两位老臣对“只怕”之后的推测踌躇吞吐再三,终是没有出口。秦王嬴异人大皱眉头,大臣们也是纷纷窃窃。

    “老臣有说”纲成君蔡泽的公鸭嗓呷呷荡了起来,“两位老大人以及议论疑虑者,无非有二:其一,王子政言行作派与其年龄大不相称,主见笃定甚于成人,学识武功多有新奇;其二,较武场有好勇斗狠之象,拼命战法活似秦军轻兵。所谓只怕,说到底,便是怕王子政成为殷纣王一般有才有能的昏君暴君。老夫代言,可算公允”

    “然也然也,我心可诛”两颗白头连点额头汗水都渗了出来。

    “纲成君,莫得老是替人说话。”老廷尉冷冷插得一句。

    “老夫自然有主张”蔡泽一拍案索性从座案前站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位但想,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子,寓处富贵而不甘堕落,奋发自励刻苦打磨,已然人中英杰也若无此等方刚血性,只怕湮没者不知几多如此少年纵是稍失偏颇,亦是在所难免。然王子政最为可贵者,在于有主见有学识,虽刚不斜,刚正兼具太史令执掌史笔,青史之上,几曾有过如此以正道为立身之本的少年王子譬如殷纣有才无学,言伪而辩,行僻而坚,虽少有搏击之勇,然更有渔色淫乐之能而王子嬴政者,所学所言所为无不堂堂正正,不近酒色不恋奢华,只一心关注学问国事。此等王子,虽有缺失,亦必成明君若善加教诲诱导,粗砺偏颇打磨圆润,未必不能超迈昭襄王而成秦国大业也”

    “纲成君大是”蒙骜慨然拍案,“丞相吕不韦柔韧宽厚,学问心胸皆大,最善化人。老臣建言:若能使丞相兼领太子傅,将王子政交其教诲,必能成得大器也”

    “臣等赞同”举殿大臣异口同声。

    “好”王座上一声好字未了,秦王嬴异人便颓然栽倒案前。左右太医一齐过来扶住,连忙便拿出吕不韦曾经交给的丹药施救。举殿大臣一时默然,见吕不韦挥了挥手,便心事重重地散去了。

    五月大忙之后,秦国在咸阳太庙举行了册立太子大典,王子嬴政被立为太子。秦王同时颁发特诏:罢黜教习拘泥的太子傅,改由丞相吕不韦兼领太子傅。旬日之内秦王诏书抵达各郡县,朝野老秦人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手机阅读,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