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第143章

    能看到后辈有如此成绩,魏成已然是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先后送走了夫人和弟弟,他这把老身子骨却还依旧壮硕的很。

    魏成自觉还得有不少年的活头,对于这人世间,他可是留恋的很,半分都舍不得离开,恨不得长长久久的待在这里,看着魏氏家族兴隆。

    魏氏家族也的的确确是在腾飞的过程中。

    这一年的七月,魏时回京,原本三年的守孝丁忧,不过半年就被夺情,而且还是以正二品太子少师的身份回去的。

    三十九岁的正二品太子少师,可以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内阁人选了,今时跟往日还不同,一朝天子一朝臣,内阁中的六位旧臣,基本上全都是先帝的班子,当今上位之后,肯定要用自己更熟悉的人。

    内阁的六位大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官员提出致仕,或者是跟新帝政见不合,直接被从内阁里踢出去荣养,这也不是没可能。

    总之,作为新帝的心腹重臣,魏时的前途可以说已经被很多人看好,就连魏成,也觉得那个首辅的位置并不是不能想,不过是时间关系罢了。

    从正二品的太子少师,到正一品的太师,熬上个二十几年,还是很有希望的。

    事实上,这一天的到来比魏成想象的还要早。

    ……

    比起还没有回京的魏时一行,已经回到翰林院做编纂的魏远,对于父亲这一次升职带来的变化感知的要更多一些。

    即便尚在孝期,而且还在国孝之内,并不能出门玩乐,但是文人吟诗作对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玩乐,更何况这些人还是以书信作为传达的媒介,并不是举办什么文会,更没有聚到一块儿来吃吃喝喝。

    魏远一开始对此还是挺感兴趣的,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科举上,可比起科举内容,他还是更喜欢这些诗词文章。

    以文会友,大概没有文人能够拒绝,前提是友人的水平不是这般的……参差不齐。

    好吧,幼年时就以诗作名扬半个大靖朝的魏远,对于大部分递交过来的书信,还是比较嫌弃的。

    这水平还不及自家未满十二周岁的小妹呢。

    不过比起诗作,小妹更擅长的还是作词,只可惜在音律上不够有天赋,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写了那么多首水平不错的词,可是被拿出来谱了曲儿的不过区区的三首而已,其中有两首,还是他亲自动手谱的曲儿,小妹自个动手的也不过就那一首而已。

    着实是可惜了。

    家里头不光是小妹,爹娘在音律上的天赋和兴趣那就更不必提了,还比不上小妹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