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我同意陆总工的意见!”

    “我也同意!”

    很多与会的专家和项目人员,纷纷出言表示赞同。

    “我也很赞同陆总工的意见,林胜利同志提出的这个设计改进方案,确实非常的好,但是我们实施起来,有的问题,是不是困难了点?”

    “比如说,那个改用新型火箭弹射座椅,并加装海上救生设备的方案。”

    “我们所里倒是正在研究这个新的装备,总体的设计构造和理论数据,倒是能满足改进方案里的技术要求,但因为一些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问题,拿出可上机的样品,最快也得三个多月以后了,会不会耽误五爷的总装进度?”

    “想要快的话,上级得尽快给我们提供,足够的设备和材料上的支持才行。”

    搞弹射座椅和海上救生设备的专家,把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在会上,借着表态,顺便给提了出来。

    “是啊,我们所里的问题更为突出,别的那些问题,大家克服一下,或者找同类替代,或者是需要熬时间,都能搞出来。”

    “可那个护尾警告器,别说是自行生产了,现在连从外面进口,都非常的困难,至于搞研发,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根本没有任何的技术资料可以借鉴。”

    “再说了,别说我们研究所了,就是咱们三机部,也没有立项过这个关于护尾警告器的研究项目啊。”

    “这个短时间内,想把这个护尾警告器搞出来,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啊!”

    发言的这位,是搞机载雷达研究和设计的专家陶教授,陶教授是目前雷达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他们那个研究所的中流砥柱。

    他都出言说,这个护尾警告器不好搞了,那就真的是不好搞!

    这个护尾警告器,说白了,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种变相的雷达。护尾警告器也叫雷达告警装置

    说到这,就得提一下,机载雷达和雷达告警装置的关系。

    这两者的关系,是先有矛、后有盾的关系。

    先有机载雷达,再有雷达告警装置;先有导弹,后有导弹预警装置。

    最早的机载雷达系统出现在二战的鹰酱P系列战机上,称之为“雷达机炮瞄准具”,当时可是独家拥有的“黑科技”,鹰酱的飞机在坠落前,飞行员必须手动拆下雷达机炮瞄准具,扔下地面或海里,才能跳伞,绝不能让脚盆鸡得到。

    雷达机炮瞄准具让能够在十几公里远,扫描到敌机,并以雷达信号作为测距瞄准辅助,在1500米距离内对敌机进行射击。

    雷达机炮瞄准具最大的功效,就是提前发现敌机,辅助测距瞄准射击,做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比其他国家的光学瞄准系统先进很多。

    二战后,毛熊对鹰酱的雷达机炮瞄准具产生了浓厚兴趣,直到50年半岛战争,仍然没有得到一手资料和样品。

    51年10月的一天,毛熊终于从一架迫降在半岛海岸沙滩上的,F86战机上得到了它。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