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丁文东的飞扬人生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城乡工作一起抓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天气转晴以后。村道上行人多,很快就能通车了。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丁文东带着徐自强夫妇,阿绣和陈伽,几个上街赶集。

    小镇很小,有一圈护城寨河,只有一个中心十字街道,离四周寨河都是一里地五百米左右。那个中心街十字路是全镇商业中心。

    小镇的商业量不大,经济总量全县除了城关镇,排名第四,全镇人口四万人左右,在编制领财政工资的职工不到三百人,其余全是农业人口。

    乡政府在小镇西北角,离车站这边有一千米左右。

    车站在东寨河外两百米以外。所谓车站,就是个野外停车点,路边一间固定的小卖部,一个修自行车的简易草棚子,平时没人守着。

    逢集的时候,街上热闹些,尤其是东街这条路,借着县乡公路和车站的便利,路边有临时的包子油条摊贩。车站和寨河之间,西南角麦地边上,是一片空地,那是农贸市场和粮食交易场所。

    农历双日逢集,下午和单日,这里空无一人。

    主要商业行为集中在东西街道上,农闲时赶集的人多,摆摊的都集中在东西街道两旁,就显得拥挤起来。

    陈相义猜测丁文东要来赶集,就带着几个人到东街转悠看看,遇到占道经营的摊位,就要求后退,说上级检查的就要到了。

    农村集市,也就这样,现在街道边上没有连片成排的房子,除了食品大院、邮局、收购站、供销社院子外,私人住房靠街道的很少。街道两边到处是臭水塘,夹杂着菜园子麦地,显得很稀疏。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十字街的地势很高,比周围地面高出至少一米半,据说这里是在汉代就有的古镇,地下埋着千年的陈砖烂瓦,每一片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街道上只有一个水果摊,只卖苹果和梨子,而且,大冬天的不好存放,都用薄被蒙着。梨子八毛钱一斤,苹果是黄元帅红元帅,一块三一斤。

    丁文东买了两箱水果,两兜糖炒栗子,老板还要另外收个网兜钱。

    然后就遇到了陈相义,他在前面开道,突路霸跟着向西穿过街道。

    张嫂的病已经清减多了,上次丁文东说的几种症状明显减轻,她的心情舒畅稳定,对身体康复很有利。

    丁文东要求陈相义派人去买几瓶酒精,室内取暖用的。

    陈相义的住房还算宽绰,机关的后院都是一样的,两间住房,对面两间小房子,一间是厨房,一间是他儿子的住处。

    两间正房里,一间是客厅,后面隔个储物间,另一间隔为书房和卧室。

    说了会话,酒精就拿回来了,倒在搪瓷脸盆里,顺便给金针消毒一遍,然后点燃,叫陈伽协助,陈相义守着,这个盆子燃烧完,点燃另一个盆子,在卧室里为张嫂扎针。

    酒精燃烧起来升温很快,四个瓶子分两次使用,大约能持续半小时左右,这也是扎针所需时间。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起针之后,丁文东笑着说:“嫂子!服药期间的禁忌你还得坚持,等年后过完元宵节,再去复查一下,肯定有惊喜。你的体质较虚,需要补一下,不需要吃太多油腻,我给你带些参片,炖一只母鸡把这个参片加进去三片,你能七天吃一只鸡就行。”

    中午是陈相义在乡政府食堂准备的午宴。机关都是十二点开饭,他们错后半小时,在旁边一间屋子里摆了一大桌。

    这也可能是本镇最高水平的美味佳肴了,连老鳖汤和火锅都整出来了。现在的火锅不叫火锅,叫炖钵,一个三条腿的铸铁小火炉,下面放块通红的蜂窝煤,上面放着个砂锅,咕咕嘟嘟的炖着牛肉。

    老陈请来四个陪客的,除了侯树明,还有付希安和两个乡里的主要领导。

    几个人让座,叫丁文东坐上席,丁文东说徐三哥是远客,第一次来,还是他来坐,老陈又请陈伽上座,陈伽哪里还不明白师傅的意思,顺着话题就介绍了徐自强的身份,说还有师傅在呢!哪里能轮到我来坐?

    众人惊讶起来,怪不得那条路要取名自强路了,原来是京城的少爷,还是大老板,自强路的捐助人。就推举他和余莉娜挨着坐上席,另一边是陈伽和阿绣,丁文东也是远客,坐在徐自强身边。

    丁文东不喝酒,徐自强和不认识的人也不喝酒,加上还有几个女客,几个陪客的也就只喝一瓶酒,整个宴会是以谈话为主。

    话题肯定不能提治病的事儿,那就只能是承包地和农村投资与回报的关系了,侯树明当然要向自己的工作范围内破题,就问丁文东还有什么其他投资计划。

    这话只能在饭后说,几个人根据食材菜式,说了些闲话,然后就撤席喝茶,丁文东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乡里李镇长对吸引外来投资很积极,就问有什么项目,我们可以配合一下。

    丁文东就顺势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可以搞个配套农业服务的小工厂,理想地点已经看好了,就在车站那个十字路西南角,能协调五十亩地最好,我建个小工厂。

    还有就是李村林场西侧,和公路之间的一块地,那块地被林场出口道路分为两部分,你们协调一下,都协调给我,也就三十多亩地,我在那搞个预制件厂。

    李镇长就笑着说:“没问题!这对本地经济增长,安排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都是好事儿,就是这个转让费,肯定不能按照林场那样,十块八块的就承包了六十年。具体的细则,我们商量研究一下再说吧!”

    丁文东笑笑说:“理当如此!其实本地经济真的没有丝毫优势,县城和市里都对外来资金的投入很渴求,我也是觉得姥娘舅家在附近,才有这个想法的。你们商量好了,再通知我吧!”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