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丁文东的飞扬人生 >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七彩门
    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白云山庄舍粥是咸肉稀饭,可以一天两饱,周边的佃农贫民就云涌而来,然后,仙长的管家和下人们在组织管理分配人手干活的时候,就宣传起丁道仙目标。

    没有土地的贫民,遇到灾荒的难民,可以跟着丁道仙到塞北关外垦荒,那里没有地租,物产丰饶,可以种植水稻麦子,也可以养猪养牛羊鸡鸭,而且,所有劳作收获都属于自己,道长收取一成的垦荒和安全保护管理费。自家吃不完的出产,可以以公平价格卖给仙长,不会欺行霸市,压低价格。

    白云山庄招募大量人手,另外高薪招募健壮军户五百户,保护移民的安全。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人们的反应平平,京师周边人口太多,土地很紧张,附庸在大家族的佃农有的就租不到地。夏秋遭逢大旱,许多佃户雇农交完租子,口粮不足就沦落为灾民,他们又遭遇特大雪灾日子,正难以过冬呢!恰好来了个傻子要私人赈灾。如果他们能安然过冬,来年自己的土地租价就会抬高,所以于是,在京城的家族势力和官府的有意推波助澜下,把更多的灾民鼓动在这边来就食,免费广告传播很快。

    白云山庄这里就来了越来越多的灾民,十口大锅不间断熬粥也不够吃了。丁文东出来看看,牛肉稀饭里掺有大米,咸稀饭不稀不稠,加有调味品和味精,什么时候自己丁师傅的招牌和品味不能丢。

    鲜美的味道令人回味,大冷天里喝一碗稠米咸粥,暖和啊!自己在家一年也吃不上几顿肉,更别提这个咸盐的味道了。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丁道长召集众人,发表演讲,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就是派来拯救大家的,这场雪灾还会持续到正月底,与其在这里忍饥受冻等死,为什么不跟着我,去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呢!”

    他啪啦啪啦讲了一阵,许多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然后就有人开始报名。

    徐三出面带着管家给大家做登记,每八十到一百人左右为一个单位,选出组长管理着,另外安排煮饭,不用和这么多人挤着盛饭了。

    因为现在的人家都是大户型,有的一家有十几个人,这个就要搭配一下,老少青壮儿童数量要有个大致差不多,还要兼顾他们之间的亲友关系。

    第一批人选了十二组,另外安置在庄园深处的中转站,那里的条件就更好一些,这些人以后就是自己的子民了,按照户际关系配发有大小不一的专用帐篷。

    马上就要过年了,每组的伙食也提高一些,发了蔬菜和面粉,由他们自己开伙,依旧还是大锅饭。

    老高第二次来的时候,带来一队大车,运送来几十车粮食,还有慰问仙长的过年礼物,代表皇帝看看这里还需要什么。他自己又私人送来一批哪里搜刮来的古玩字画,其中就有丁文东指名索要的特种钱币。

    这批钱有几十种上百斤,除了永光、景和之类的罕见珍品外,竟然还有国宝金匮直万,一些齐秦刀币更不用说了,品相保存极好,还有些特制的孩童携带的压崇钱,那是根本没有传世的特殊意义纪念币,不知道拿回去会不会被鉴宝专家认为是假货?

    看来李隆基认为这么多人吃喝,消耗粮食是个大数字,一方面现在的粮食库存极多,不值钱,还有就是,他对白云山庄聚集的难民数量掌握有度。

    年关之前,更多家族送来许多礼物,主要还是粮食,其次是冻得硬邦邦的肉食,也有人送来男女孩童,都是按照之前的标准,送的都是十来岁的半大孩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丁文东的回礼很奇怪,根据礼物多少,回送一些精巧小玩意,比如一本简易图画书,一个儿童玩具般的机械模型,或者一小布袋一公斤左右的作物种子。

    他给了李隆基一尊儿童玩具迫击炮模型,一盒泡沫炮弹,压下卡簧后,塞入炮弹,就能打出五六米远。同时送给他十几个大纸箱的烟花,这两种玩意结合起来,啧啧!他要是纯粹寻欢作乐,想不起来哥舒翰奏章里的描述,联系不到一块,那就没办法了。

    韦鉴来访,送来了二十名家里的护院,说是保护女儿安全的,还送来他们的亲属全家,询问什么时候启程,到时安排车船舟马协助搬家。

    丁文东拒绝了,送给他一套简易机械版发电设备,这是改装的新型装备,需要一个人坐在鞍椅上不停地脚踩踏轮,转动变速箱,驱动发电机发电。还送他一箱二十个备用灯泡和几十米电线,看这个装置对大唐的能工巧匠会有什么启发?

    天宝九年的春节到了,又悄悄过去。

    白云山庄深处的田野里,安扎了一排排的大小帐篷,徐三汇报说已经招募了四十二组灾民,从应聘的军户里筛选出近千名青壮护卫人员,把他们的家属遍为十二个大组,每组有四百人左右,总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人了。

    他还说,来度饥荒的人是这个数字的五倍都不止,但他们对仙长描述的远景半信半疑,迟迟不愿做决定,还停留在村外吃大锅饭。

    丁文东决定,通知各小组准备,近日择时转移。

    正月十三午后,庄园里召开了议事会,百多名各组长和各单位后勤司务长、组织主管聚集在一起,听取丁文东安排。

    他宣布:“等会儿按单位领取面粉原料,开始连夜加班制作三到五天的干粮,明天早饭提前到辰初,然后所有人收拾行装,集合等待出发,大家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跟着我走,千里万里也是当天天黑前到达,准备干粮的意思是,咱们到了新的地方安营扎寨,可能来不及做饭。两三天时间里,应该就能和现在一样稳定下来。”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整个营地紧张起来,按照每人十斤面粉发放,还有大量咸盐、酵母和食用油,不限品种的制作干粮。这个品种有很多种,移民里不乏手工匠人,民妇的手艺花样也很多,最多的还是蒸饼,也就是加了盐的馒头。匠人制作蒸笼,树条编织个巨大平面,摊在大锅里的支架上,摞上三四层,一锅就能蒸数百个馒头。

    年节的喜悦只是表面现象,忙忙碌碌的热蒸汽里弥漫着香甜的酵母味道,但人们的心头,还是充满了对未知的未来命运的担忧。

    这是个不眠之夜,女人在锅灶边忙活,有人在匆匆收拾行装,只有孩子们有些激动,他们对未知环境总是充满好奇憧憬。

    第二天早上,人们依旧吃了咸香牛肉粥,然后拆掉帐篷,卷起来抬着,背上行囊干粮,再把大锅用木棍绑着抬着,吃饭的家伙可不能有损坏,一些顺手的工具也得扛着,比如仙长给的铁锹,工匠制作的蒸笼炊具,当然还有自己吃饭的碗筷,无论大人小孩,都背着行囊,手里拿着木棍之类的,准备来一场万里大迁徙。

    各组由组长带到指定地点集合等候命令,上千名护卫多戴了一顶红色帽子,在队长带领下维持秩序,不准小孩子乱跑。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