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习惯上,只要提起曹操,人们就会将他归于政治家、军事家,很少会想到,曹操还是一个文学家。事实上,三国时期那些诸如袁绍、刘备、孙权等枭雄,在文学造诣方面,无不逊于曹操。

            但就是这个被称为“奸雄“的人,却真心实意地对一个人说过如下一句话:"吾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翻译成时下白话文,就是:"我在文学方面比不过你,似乎与你有着前后相隔三十里的距离。"

            能够让曹操如此自表谦虚的人是谁?‘三十里'的距离又是基于什么情况下测算出来的?诸位看官不急,容我慢慢道来。

            赤壁之战不久,痛定思痛的曹操,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战事稀少,便多风花雪月。这天,曹操带着百名文臣武官,一路巡游到时下的浙江上虞。

            曹操之所以莅临上虞,在于上虞有座曹娥庙。在古代,有庙的地方很多,但在孝道方面超过曹娥庙的却不多。曹娥是个14岁的姑娘,她的父亲不幸溺于舜江,数日不见尸体。曹娥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她也投江而死,五日后她抱着父亲尸体浮出水面。后人为了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公元151年,上虞县令度尚建庙立碑,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于曹娥碑正面。后蔡邕夜访,手摸辞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

            曹操与谋士杨修,走进曹娥庙,拜谒刻在曹娥碑正面那篇彰示孝烈的铭文后,转至碑的背面,研究大文学家蔡邕所书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曹操问杨修:"这是何意?"

            杨修又扫了八字一眼,说:"好像是个谜面。"

            曹操顿时产生浓厚兴趣,提议道:"我俩各自破猜一下,然而分别出示答案,如何?"

            杨修笑了笑,爽快地说:"好哇。"

            杨修,出生于公元175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县,即时下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彪,官至东汉太尉,其母袁氏,乃系军阀袁术之女。杨修为人好学多才,公元196年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因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得到曹操的赏识和器重,调他到丞相府担任"总知外内"主簿,类似时下秘书长一职。

            杨修与曹植交好,两人时常凑在一起品茗、饮酒、作诗。这本属两个文学才子的生活爱好,容不得赘言,但没想到,一个意外,把曹植及杨修推向风口浪尖。

            意外出在曹操的长子曹昂、次子曹冲身上,因于曹昂战死,曹冲病死,作为三子的曹丕,顺势成为"长子",而长子在古代就是理所当然的世子。但问题在于,有着择定接班人之权的曹操,却喜欢曹植的才气,这就人为地制造了"世子争夺战。"于是聪明的杨修,开始发挥聪明的作用。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