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孩提时期,常与同龄伙伴去附近一家砖瓦厂玩"多米诺骨牌",那种在我们眼里,壮观到无以复加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由于玩后没有及时"打扫战场",砖瓦厂终于向我们下了不准入内的禁令。

            既然玩不了,我们就老拿"多米诺骨牌"说事:有的说砖块是关键,没砖不行;有的说间距是关键,摆放很要紧;有的说第一块砖是关键,它若不倒,后砖也就傲立。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坚持认为关键在第一块砖,理由是:只有它打破平衡,才会启动后面的连锁反应。

            最近读到一篇题为"蜀汉因何成为'多米诺骨牌'"的文章,作者给出三个原因:一是刘禅的治国施政能力太过羸弱;二是蜀汉多年北伐导致国力衰竭;三是宦官擅政造成君臣离心离德。

            这就有违"多米诺骨牌"的原理了,"一砖开头"变成"三砖同开",行吗?好在有个前车之鉴一一史学界将东汉走向覆灭的原因,归于"十常侍擅政"。参照此说,那么导致蜀汉亡国的"第一块砖",也就与宦官有关了。借用搜自"百度"的一个说法:"如果不是黄皓的专权乱政迷惑刘禅,估计蜀国还能再撑几十年。"

            黄皓,出生年不详,籍贯不详。如此身份不明者,放到现在,别说难以爬上领导岗位,就是去银行存点钱、取点现、贷点款都难。如此,黄皓充其量只是一条沉于社会底层、掀不起大浪的"泥鳅"而已。

            有据可查的是,黄皓的飞黄腾达,始于蜀汉良臣董允逝世之后。此前,黄皓仅系众多宦官之一,不为人注意。不过话又说回来,别人不注意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刘禅注意了他。相信黄皓定是一个生性机灵之人,面对刘禅对他的关注,立马装猴顺杆就爬。

            不料黄皓的阿谀奉迎,遭遇了克星。这个克星不是别人,而是蜀汉重臣董允。董允是个是非分明、正直清廉之臣,很招诸葛亮欣赏。蜀汉士民将其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四英"。董允以国家社谡为重,敢于正颜厉色匡谏刘禅,并严苛谗言者,包括黄皓。因此黄皓十分惧怕董允,从来不敢逾越雷池。董允在世期间,黄皓官职一直停滞于黄门丞。可惜如此一个忠臣,竟然逝于公元246年。

            董允死后,陈祗顶替其侍中之职。陈祗为人做事远逊董允,不仅如此,他还与黄皓互为表里,一唱一和,这为黄皓参政施权创造了条件。如此到了公元258年,已是镇军将军的陈祗病死,黄皓正式开始专秉朝政。

            刘禅异母之子刘永,向来不待见黄皓。黄皓就向刘禅  谗言,说刘永仗着其母、其舅早在蜀地的势力,不把刘禅放在眼里。刘禅便疏远刘永,以至刘永多年难见刘禅一面。朝中大臣惧于黄皓拔扈,多予依附。大臣罗宪洁身自好,黄皓就将其贬往自己所培植的大将军阎宇手下,明里当个副手,实则罩压罗宪。

            姜维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志,苦撑蜀国不受外敌欺侮,忙于征伐魏国,故而少有时间与黄皓"沟通",黄皓便想方设法排挤姜维。姜维一怒之下,上书刘禅:"皓奸巧专恣,将败国家,请杀之。"

            但刘禅却把姜维此奏流露给黄皓,嘱咐黄皓去向姜维谢罪,再续"将相和"的佳话。闻知刘禅如此做法,姜维哪敢领受黄皓"谢罪",要求前往沓中屯田,以图自保。直至蜀汉灭亡,姜维再也没敢跨入成都半步。

            也许有人奇怪,一个被去了命根的非男非女之人,怎么会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这当然与机遇有关。黄皓天天待在刘禅身边,获得宠信,属于正常。不正常的是,黄皓将刘禅对他的宠信,卖弄于大臣跷将面前,如此"小人",不致祸国殃民才怪。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