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近日与友去偏僻乡村一游,但见路边屋舍迎路一面,无论门窗,还是墙体,皆被装饰一新,而屋舍侧、后,全是斑驳之态。据说这是免费装修的,目的在于增添乡村的美丽感。

            时隔数天,我在搜阅有关三国历史时,读到了郭女王这一人物简传,突然觉得,这个被魏文帝曹丕宠幸、后来贵为皇后的女人,有点类似那天我与朋友所见过的"美丽房屋",于是撰就此文,将一屋一人的"类似"之处,作一简述。

            郭皇后,出生于公元184年,正名不详,别名郭女王,字女王,安平郡广宗县,即时下河北省广宗县人。据称,郭氏少时秀慧可爱,其父郭永因此赞曰:"此乃我女中王也!"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是我家的女中君王"之意,故将"女王"作为她的字。

            郭女王父亲郭永官至南郡太守,因于出身官宦家庭,郭女王从小生活在相对优渥的环境中,但不幸的是,在她出生那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战乱最终殆害到了郭女王一家一一她的父母兄长皆遭灭顶之灾。时为十多岁的郭王后,不得不寄身到铜鞮侯家,沦为婢女。

            都说"人活着,就有希望"。尝尽人间苦难的郭女王,在其29岁那年,遇到了"希望"一一曹操的儿子曹丕。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铜鞮侯家将郭女王献给曹丕。对于这一说法,质疑声比较厉害。因为在"人生自古七十稀"的三国时代,一个到了二十九岁之龄的女人,说什么也比不上那些妙龄在十八左右的黄花闺女、水灵姑娘。敢将一个大龄女送给时为魏王的曹操之子曹丕,不说进献者的脑瓜塞了浆糊,用"狗胆包天"成语形容,可以吧?

            因此最大的可能是,曹丕邂逅了郭女王,结果一见钟情或过目不忘,喜欢得不得了。于是主人家便顺水推舟,做了这个人情。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郭女王如此"高龄",还被曹丕喜欢,一定长得非常漂亮。这种漂亮,不敢说超越西施、胜过貂蝉、强于王昭君、优超杨玉环,等等,杨玉环就不说了,因为那个时侯唐朝还在后面排队哩。其实另外三个美女也不用说,原因很简单,曹丕的寝宫里,本来就有一位超级美女,这个美女就是后来被大文豪曹植在《感甄赋》中歌颂的"洛神"化身甄宓!因此说,郭女王长得比甄宓还美,不是吹过头,就是睁着双眼说瞎话。

            那么曹丕看中郭女王哪点了呢?《三国志》载:"(郭皇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译成白话文就是:郭女王非常聪明能干,嫁给曹丕后,即担任起贴身助理之职,有事没事,就给曹丕吹吹枕头风。注意,这里说的"枕头风",主要是出谋划策,因为其时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争夺战,正处于白热化状态。作为一个智性女人,能够时时向丈夫献纳良策,除了天知地知她知曹丕知外,谁也无法预测曹丕下一步将怎么走。而曹植的谋士,多为杨修之类管不住嘴巴的文人雅士,一点动静,就像天上打雷,人尽皆知。因此曹丕最后能成功坐上接班人之位,郭女王的谋划应该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与曹丕、曹操、曹丕以及曹丕的谋士、曹操的谋士、曹丕的谋士交过手的郭女王,所出之招不说游刃有余、至少恰到好处,否则的话,曹丕世子之位尘埃落定,决不可能立马将郭女王升为夫人。要知道,这个地位,仅次于王后甄宓。

            曹丕代汉称帝,甄宓成为皇后,但奇怪的是,一年之后,甄宓竟被曹丕赐死,紧随其后的是,郭女王迅即上位,贵为皇后。惟此,郭女王害死甄宓一说,不胫而走。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是因为甄宓不满曹丕宠幸郭女王、李贵人、阴贵人等"新生代嫔妃",赶到大殿上大骂曹丕。郭女王就唆使曹丕:赐死甄宓;

            二是民间传谣说甄宓与曹植,甚至曹操私下有染,郭夫人在给曹丕吹"枕边风"时提醒"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曹丕忍耐,等到曹丕登上皇位,即督促曹丕:赐死甄宓;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