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现实生活中,只要议及某人,交谈者往往会快嘴快语地给出"好人"或"坏人"的评判。因于这种论人方式简便易懂,因此无论古今中外,皆在运用。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国大臣华歆,网上既有人说他是好人,也有人说他是坏人。本文就先讲他"好"的一面。

            华歆,出生于公元157年,别名华子鱼、华太尉、华独坐、华公、龙头,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即时下山东省高唐县人。有一子,名华表,有一继子,名骆统。

            华歆家乡高唐县,曾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市。当年齐国官场有个习气,就是官吏们喜欢穿着官服,在大街上抛头露面。虽然齐国早已湮灭,但官员喜游街市的习惯,却一直遗传至东汉。

            华歆成年后,即被县衙招为吏员,换上别人,一出官府,必定会往大街上去,东绕西绕,赚些平民百姓羡慕的目光,再回家中。但华歆不是这样,他非常低调,每次回家,总是抄小道近路,埋头疾走,似一股风般闪进自家,然后紧闭大门,与家人共度时光。

            华歆不仅行为上低调,而且言谈上也从不高谈阔论,他在议事评人时,总是细声慢语,平和客观,从不奉承阿谀他人,也不诋毁伤害别人。与他同郡的名士陶丘洪,觉得华歆如此为人,太过谨慎,缺乏大气,认为自己在官场上的作为,胜过华歆。

            公元188年,为时四年有余的黄巾起义,已将汉灵帝刘宏弄得焦头烂额。冀州刺史王芬觉得以刘宏的能力,难以收拾东汉危局,于是与当地一些豪杰商议,废除汉灵帝刘宏,另立新君。

            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率,王芬暗中联络华歆、陶丘洪,希望他俩参加。陶丘洪即予答应,华歆知道后劝他:"废立之事,就连当年伊尹、霍光这类才智高超的人,都感到困难。王芬性情粗疏,无谋少略,这事必定难成。一旦失败,自遭杀身之祸事小,殃及整个宗族事大,请你千万不要参与!"陶丘洪听了华歆劝告,退出王芬圈子。不久,王芬谋反失败,下场极惨。从此以后,陶丘洪彻底拜服华歆的才识。

            华歆不久被推荐为孝廉,朝廷因此授予其郎中一职。不想此时华歆身体染恙,于是辞职回家休养。时隔半年,汉灵帝刘宏突然驾崩,大将军何进在拥立其外甥刘辩为汉少帝之后,自掌辅政大权,令调河南的郑泰、颖川的荀攸和华歆入京履职。华歆一到洛阳,即被授以尚书郎之职。

            莅年,把控东汉朝廷的董卓,将其扶植的汉献帝刘协迁至长安君临天下。反对迁都的华歆,故意请求出任下圭令,以示自己不愿追随董卓,等到任命真的下达后,他又称病不去,悄悄从蓝田翻过秦岭,去了南阳。

            听说华歆在南阳,袁术邀请华歆帮他做事。华歆建议袁术发兵讨伐废帝另立、篡权乱政的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觉得袁术难成大事,即另走他乡。恰巧此时汉献帝刘协派太傅马日磾安抚时下函谷关以东地区,马日磾便召华歆去做掾属。

            华歆行至徐州,刘协下诏任其为豫章太守。华歆即去赴任。因于他为政清静,从不欺扰吏民,因此深得辖内百姓拥戴。其时扬州刺史刘繇作古,数万扬州民众轮流赶到豫章太守府前,恳请他去扬州担任刺史,前后历时数月,因无皇命,华歆婉言将他们劝回。

            孙策占领江东后,知道华歆有德有才,即派虞翻前去华歆处邀约,等到华歆光临,即施以上宾之礼。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