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前几日看到一考题:"三国第一人是谁?"此题着实为难了我,及至看了答案竟是"管宁",心里便有了一种怪怪之感。

            管宁,出生于公元158年,别名龙尾,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即时下山东省安丘、临朐两县交界处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管宁幼年丧母,十六岁那年,又失父亲。有人怜悯管宁,赠其治丧费用,管宁不受,硬是根据自家财力,办了父亲后事。

            讲到管宁,就必须提到华歆和邴原,因为时人佩服他们三人才智,奉以"一龙"之誉:龙头是华歆,龙腹是邴原,龙尾是管宁。

            管宁不光满腹经纶,而且长得一表人才。史载:"身高八尺,美髯柳眉"。也是奇怪,如此俊男,古代美女为何不向其抛掷绣花球呢?不过她们即使掷了,也是白掷。为何?"割席断义"故事中,管宁连金片、官车都不屑一顾,岂会注目绣花球?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管宁听说辽东郡的社会治安相对平稳,便约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人前去避难。闻悉这几个大学士将至,辽东郡太守公孙度,专门腾出馆舍迎候他们。

            管宁相见公孙度时,只谈儒家经典,不论半句世事。会谈之后,管宁自择山谷居住,开设讲堂,既释解《诗经》、《书经》等学识,又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当地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

            曹操担任司空之职那年,上表汉献帝刘协征召管宁。时为辽东太守、亦即公孙度长子公孙康,截断这份诏命,不向管宁宣布。公孙康之所以这么做,在于他的内心,已经滋生称王之念,他想让众人拥戴的管宁,留在辽东郡辅佐自己。但公孙康又怕自己截留朝廷诏命一事暴露,引发管宁对己不屑,因此左右为难,一直不敢开口商请管宁仕官。由此可见,管宁就是这么个让人又敬又畏之士。

            公元223年,代汉称帝已满三年的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天下独行特立的隐士。***歆便荐管宁。曹丕即安排专员、专车,前往辽东郡征召管宁回返洛阳。

            其时辽东郡太守公孙康已死,因他的长子公孙晃、次子公孙渊年幼,便让其弟公孙恭嗣位。公孙恭承位后,便送侄子公孙晃远赴洛阳去当"质子"。不想之后公孙恭生了一次怪病,不仅丧失生育能力,而且身体虚弱得难以理政。日渐长大的侄子公孙渊,则越来越显示强势。管宁预测辽东郡将起祸乱,于是决定举家返回北海郡。

            公孙恭一直敬重管宁,见他要走,便拖着病体,亲自送到南郊,并加倍赠送服饰器物。自从管宁踏上辽东郡这块土地,历时三十余年,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三任太守,皆给管宁以馈赠,管宁收后即予封藏。这次离开,管宁将这些财物全部退还。

            管宁走后不久,公孙渊果然袭夺公孙恭之位,将其羁押,并首鼠两端,游离曹魏与东吴之间。公元237年,公孙渊终于反叛,僭号称王,结果被曹魏诛灭三族。这是后话,表完即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