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时下不少三国迷们,爱将"三国第一喷子"的头衔,按在弥衡身上,其实这是错的,因为真正让曹操感到惊悚的"喷",非为弥衡,而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陈琳,出生年月不详,字孔璋,广陵射阳,即时下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人。

            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时为大将军的何进,在拥立自己的外甥刘辩承接帝位后,决定翦除擅权已久的"十常侍"宦官群体。不料其妹何太后,出于感谢当年她毒杀黄夫人、"十常侍"为其在刘宏面前的美言消灾之恩,坚决反对哥哥何进实施此举。左右为难的何进,便采纳一个"借刀杀人"的昏招一一召令地方军阀,引兵进入洛阳,除去宦官,免却何太后对他的责怪。

            其时陈琳担任何进的主簿,面对何进的昏馈,他竭力劝阻:"万万不可如此!"但何进不听,坚持一意孤行。结果不仅自取灭亡,而且导致凉州军阀董卓渔翁得利。董卓掌控局面后,即以太师自居,诛杀何太后,废掉汉少帝刘辩,新立汉献帝刘协。朝纲因此紊乱到难以言表的程度。

            因于董卓的打压,何进的亲随如袁绍等,大都逃离洛阳。作为何进的"办公室主任",陈琳避难冀州,依附袁绍。

            公元196年,曹操派兵围攻反叛自己的张邈之弟张超于雍丘县城。张超的好友、时为袁绍属下郡守的臧洪,为救张超,"徒跣号泣、求救于袁绍"。但袁绍不予施救,结果雍丘落陷,张超自刎。臧洪闻此结局,义愤填膺,宣布脱离袁绍。

            袁绍先是向臧洪说明自己不出兵救助张超的苦衷,期侍臧洪"回心转意"。不想臧洪誓不回头。袁绍便派兵攻打,但"历年不下"。面对誓死战斗到底的臧洪,陈琳写信予臧洪,信中历陈祸福,劝导臧洪与袁绍重归于好。臧洪回信陈琳,表示此生永与袁绍不共戴天。后来臧洪失城被杀,陈琳难受不已。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承袁绍之令,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全文以一气呵成的犀利笔锋,痛斥了曹操的前世今生。其时曹操正被头风病弄得苦不堪言,卧于床上思虑如何应对袁绍大军,听罢檄文,惊出一身冷汗,头风之痛倏逝。这就是"陈琳之文,可愈头风"的来历。

            公元202年,受窘于官渡之战败绩的袁绍,抑郁去世,其三子袁尚在谋士审配等人运作下承位。陈琳转而事奉袁尚。

            公元204年,袁尚因与其长兄袁谭阎墙,实力大减。其时曹操引兵攻打邺城,为求生机,袁尚派遣阴夔及陈琳出面乞降,曹操不许,坚持攻城。袁尚抵抗不住,率亲随逃窜,来不及跟逃的陈琳,成为曹军俘虏。

            其时被俘的还有审配等人,内中多人为保气节,宁死不屈,笑赴刑场。轮到陈琳时,曹操为雪当年"檄文"之辱,令军士解押陈琳到自己面前,问其为何要写《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爱惜其才,不仅既往不咎,而且让陈琳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史载:之后曹营中的军政国事公文,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另有一说,对于陈琳的作品,曹操有时竟不能增减一字。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