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知道内情的人却知道曹洪躲过一劫。

    “将军,后将军曹洪与荀彧是儿女亲家,在调查此案中,荀彧必有隐瞒。”

    鲁肃进言道。

    “这事我也知道,陛下也知道,陛下让曹洪自查,安排荀彧监督,分明是想给曹洪一条活路,若由我这个太尉来查,曹洪及百余位涉案之将校官吏,将无一幸免,这绝不是陛下想要的结果。”

    曹洪虽然作战勇猛,但为人贪财吝啬,喜欢财货,曹操叫他管理军饷,就像是把肥肉挂在狗嘴边上,狗嘴就算不全吞下,也会舔下一些油来。

    事后斩杀三十八人,也算曹操对曹信的交代。

    曹信也没有继续揪着曹洪不放,曹洪在战场上多次救过曹操的小命,是曹操的心腹,肱股之臣,曹操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杀了曹洪这员心腹大将。

    他若抓着不放反而显得太不近人情,毕竟都姓曹。

    “子敬,新的官选制度何时能出台?”

    曹信问道。

    “大王,此事还在撕扯中,怕还要再等上一些时日。”

    近期除了查抄贪墨军饷之人,曹操和众大臣也在商议制定新的官员遴选制度,希望新制度能为朝廷筛选出德才兼备的官员。

    消息传出后,在朝廷内外引起巨大的轰动。

    因为汉朝一直实施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由地方州郡推举出当地名士为孝廉。

    人口满二十万的地区,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以此类推。

    被举荐为孝廉之人,大都是当地名声不错的儒生、名士、大孝子。

    譬如曹操、袁绍、孙坚等人,全都被举过孝廉。

    除了举孝廉,还有举茂才,茂才即秀才,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为茂才,主要由各州长官举荐手下工作能力强的官员官吏,每年一次。

    是小官小吏上升的主要途径。

    无论孝廉或者茂才,官员推举制度主要依靠地方官吏,遴选人才的权力落在各州郡的长官及世家大族身上。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才制度。

    有很多人为了举孝廉,常常用各种奇怪的手段来养名望,做名孝子。

    这种方法常常被人钻空子,也导致汉朝末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被选出来的官员,大都品德一般。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到了大晋,曹操继续用‘察举制’,由地方推举人才,并在许都设立求贤馆,招揽隐匿在田野间的贤士。

    效果不错,但察举制的弊病依然还在,选官的权利被各地豪门大户掌控,削弱了朝廷对地方的管控,导致很多有才华的人,遗落在荒野中。

    商议十多日,有人提出继续实行察举制,被推举之人来到许都后,参加笔试和面试,根据考试的表现,授予相应的官职。

    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但大晋朝太大,需要官员太多,靠各州每年推举秀才和孝廉,人数太少,不能跟上大晋发展的需求。

    有人提议增加各州推举的名额,扩大基层官员的数量。

    这个提议也不稳妥。

    就在曹操和众臣焦头烂额之时,御史中丞陈群提出一个建议,用九品官人之法,来挑选人才。

    吏部根据中正所提供的家世及道德、才能,来安排官职。

    正是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

    ——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