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众人难掩惊艳,纷纷举目四顾,找寻这美妙歌喉的来源。

    不知谁激动地大喊一声:“在城楼!”

    所有人都齐刷刷看过去。只见一位身着山水衣的小娘子从城楼上一跃而下。

    百姓们一片惊呼,下意识伸手去接。

    没想到,那飘逸的羽衣只是轻柔地拂过他们的指尖,眨眼间,小娘子便在空中掠过一圈,又稳稳地落在了城楼上。

    尽管她手中抓着一道彩绫,百姓们依旧觉得这等风姿,恍若天女下凡。

    就在众人的视线被小娘子吸引的时候,城楼上再次响起一道清亮的男声——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这一阙和小娘子的唱词一样,皆是出自前朝才子刘禹锡的《竹枝词》。

    演唱者同样穿着山水衣,同样站在城楼上,和小娘子相对而立,歌声相和,仿佛一对神仙眷侣。

    今日三月三,正是男男女女以诗词歌声表达美好爱情的日子。

    百姓们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继而鼓掌欢呼。人群中一片沸腾。

    其中不乏远来的客人,有惊喜,也有遗憾:“离家数载,好久没有听到家乡的小曲了。”

    话音刚落,便有一段与平川话口音迥异的唱词响起来——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先秦时候的《越人歌》,歌者用楚地的方音唱出了楚人的风情。

    那些听懂的已然泪流满面。

    即使大多数百姓听不懂,也不妨碍他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这悠扬的曲调和蕴含其中的青涩情意。

    众人正沉浸在这酸酸甜甜的柔情蜜意中时,突然画风一转,响起一阵激昂的鼓点。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这是汉代的《匈奴歌》,唱的是千百年来这片土地的悲怆,是每一位边境百姓融入骨血的家国情怀!

    没有谁能比平川城的百姓更为感同身受了。这一刻,男女老少眼中皆是一片坚毅。

    ……

    这些不同地方、不同时代、不同口音的歌辞便是礼部的吏官们从那些年老的灾民口中听来的,除了民歌,老人们还传授了许多在书本、在官场上学不到的东西。

    听完歌,还有参军戏。

    楚溪客命人把戏台搭在了城外,为的就是方便灾民观看。

    除了戏台,还有一簇簇篝火,一口口大锅。

    楚记的员工搬来一筐筐肉丸和火锅面,城中的百姓们则贡献出自家种的萝卜白菜,城外的灾民们也没白白占便宜,把自家采来的野菜放进去,便是一锅用料丰富的“麻辣烫”了。

    蔷薇小院一家人也悄悄搭了个帐篷,低调地混在百姓中间,一边吃麻辣烫一边看戏。

    这出戏是楚溪客特意让人写的,名字很简单,就叫《平川志》,讲的是平川城从无到有的过程。

    写作者没有渲染楚溪客个人或者六部官员的功劳,而是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小事件,突出了普通人的功劳。

    演到一半,突然有人站起来,激动地指着台上的演员说:“这是我,他演的是我!那次去河边挖胶泥,好几个工友险些掉进冰窟窿里,是我把他们拉了上来!”

    围坐在篝火旁的正好有他的工友,彼此间激动异常,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哭了。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