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这会儿的艾曼努尔,还不到40岁,虽然已经早早就拿到过奥斯卡最佳摄影的提名,但肯定不是后来那个奥斯卡三连冠的他。

    但水平还是没得说的。

    早在年和年,就凭借《小公主》和《断头谷》,两次拿下奥斯卡提名,去年大获成功的《拳王阿里》,也是他的作品。

    所以,选择这个人来担任摄影师,也符合陈默的要求。

    只需要再给他配上个黎耀辉,就足够用了。

    至于其它拍摄所需要的内景搭建,以及那个最重要的“灯箱”或者说“光盒”,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定制了,而且马上就会就位。

    CG特效组那边,同样已经开启了自己的工作,陈默亲自把关,也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所以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

    而剩下的,无非就是筹备一些细节上的东西罢了,也不需要他去盯着……

    艾曼努尔来得很快,不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就直接飞过来了。

    黎耀辉在得知情况之后,也第一时间过来了景北。

    三个人也没多说其它的,就直接进入了正式的主题。

    陈默相当直接的抛出了一份动态故事板,也就是后来的动态视觉预览。

    这玩意儿其实早在90年初,好莱坞就开始有人在用了,一点儿也不新鲜。

    所谓的动态预览,也叫视觉预览或者动态分镜。

    说白了,就是将整部电影的拍摄内容,以简单的动画展示出演员走位、取景、摄像机角度、摄像机运动等大概的情况。

    主要还是以此,供导演、摄像师或者其它剧组人员作为参考,代替传统习惯里,那种靠分镜、概念图、实体模型道具,帮他们规划视觉呈现的过程。

    这可以为团队节省很多时间,不但有利于后期制作,还能为制片人在成本、预算、前期统筹上带来高效的便利。

    只不过,陈默拿出来的这个动态预览,已经算是升级版了,画面虽然简单,却详尽无比且逼真度十足,让艾曼努尔和梁耀辉看的目瞪口呆。

    不但是因为这个动态故事板做的多么好,而且也在于陈默对这部电影上的设计。

    在这部《地心引力》里,他设计了大量的长镜头和流畅的摄影机运动,包含了大量的虚拟制作,对于摄影师的要求相当高。

    不管是在实拍处理,还是计算机生成影像环节,摄影师的作用都无可替代。

    摄影师需要构建虚拟摄像机的运动,为数字技术人员设计虚拟光照,让实拍时的光线与CG场景相匹配……等等。

    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尝试更多的新工具和新技术。

    一句话,他们将面临的,是一场开创性的巨大挑战……这也是两个人为什么看的怦然心动的原因之一了。

    换成谁也舍不得拒绝的好不好?

    男人最喜欢的是什么,就是渴望新鲜,痴迷尝试,把一切不可能转化为可能嘛!

    而神秘的太空,无垠的宇宙,就能给予他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太空里零重力的环境,单只是一个镜头移动和光照设计,就能给人提供很广阔的自由创作空间了。

    因为要追求自然真实,就必须展示出太空中的物理特性,进而会催生出大量的长镜头和推拉镜头,这个就叫做包含伸缩性的镜头语言了。

    想象一下,开头一个大全景,然后推特写,再拉回全景……简直不要太酷啊!

    不是说这样的运镜手法酷,而是太空环境里,在零重力的环境设定下,就必须用虚拟摄像机。

    因为你根本不可能扛着摄像机,直接跑去外太空拍摄,那不现实。

    所以只能运用技术手段去变相的实现,说白了,就是虚拟摄像机技术。

    而且是完全自由的虚拟摄像机。

    需要创建一个虚拟环境,然后再考虑把演员的表演融合到里面。

    最新网址:www.irr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