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rrxs.com

    当然在这些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上面道商行会是有所限制的。

    无论哪家厂商生产的,只能有利润的25%,至于出口的话,利润这方面就是不管控了。

    违反这个利润限额,高价在国内销售的,将被商会制裁,关闭工厂,排除商会之外,爱干嘛干嘛去。

    对于这一点白毛难民普遍不是太理解,不过在商会解释,他们是基金会性质的慈善机构之后,又表示懂了。

    这方面,不懂也得懂。

    技术在资本面前,一文不值。

    你不干的,有的是白毛难民抢着干。

    无论哪里的资本,都是要背景的,没有背景在任何地方都会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下。

    这些人都是老资本财团了,没有那么幼稚。

    一个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涉及到方方面面,哪怕是从针头线脑开始,也是需要人去做起步,去开始铺垫的。

    民国的黄金十年,也是民族资本快速增长的十年,各种厂矿在不断的建设之中,也赚取了大量利润。

    整个市场是买房市场,生产多少都是不够销售的。

    他们并不受道商商会的利润额度限制,也不会产生什么实际的冲突。

    市场足够大。

    而且道商商会旗下的白毛财团所建设的厂矿,利用他们的然的语言优势,都尽可能的把产品外销。

    只要外销就不受利润限额的影响,资本从来不是善男信女,他们然的会追求更多的利润。

    在这方面,郑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卖的畅销货尽管他们往国外卖。

    本来就利润不高,适合在本地销售的,自然会顺从商会的游戏规则。

    25%的利润额度,已经不算低了,只要薄利多销,资本还是能很快累积起来的。

    相对民国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大毛本地随时面临被清算的下场,白毛难民已经很知足了。

    以后有钱了,他们白毛国内稳定了,还是可以回国生活的,他们都抱有幻想。

    无论哪个地方的难民对于故土都是抱有侥幸心理的,也充满着依恋。

    哪怕是放开了以后区域的建厂限制,已经开始适应新环境下的白毛难民,他哪怕要开二期,首先也是会在附近开始。

    不会爬出川府,这个目前他们熟悉的地方。

    这就是郑凯的阳谋。

    饭,无论是怎么煮熟,都会在锅里,最后到碗里。

    哪怕有些能耐大的,开始往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但也无伤大雅。

    只要稳定的带来外汇,创造就业岗位,培养技工人员,厂矿运营的时间越久,民族底蕴就会越足。

    对于那些搞艺术的搞教育的,郑凯倒没什么太多的限制,他们能自己找到活,就自己找,找不到的话,就统统先进厂。

    等以后重庆方面有这方面的学校啥的岗位需求了,那就再。

    这方面也不需要郑凯操心,国府自然也会去挖掘他们需要的人才。

    郑凯坚信一点的就是,什么所谓的大势不可改,势可改,那是因为积累的势还不够多,还不够深入。

    众所周知的,曝气时间越久大招越厉害。

    最新网址:www.irrxs.com